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揭陽、云浮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根據《廣東省省級財政資金項目庫管理辦法(試行)》(粵財預〔2018〕263號)、《關于印發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經管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粵財工〔2019〕115號)、《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辦公室關于印發省級財政資金項目庫管理辦法的通知》(粵工信辦函〔2020〕25號) 等要求,為做好2024年省級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專項資金項目入庫儲備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原則
2024年省級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專項資金(產業項目建設投產方向)下放審批權限到各有關地市,由地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根據要求組織具體項目申報、評審、入庫儲備和排序優選等。地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樹立“先謀事、后排錢”的理念,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和權責對等的原則,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項目入庫儲備工作。
二、支持對象和條件
支持產業承接地區主平臺及其他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制造業項目建設,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建成投產的項目(企業)予以事后獎補。2024年省級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專項資金入庫儲備項目需符合以下條件:
一是2022年1月1日至今在產業承接地區建成投產的項目(企業)。
二是產業項目需符合“十四五”時期全省制造業總體空間布局的產業集群方向,具體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粵府〔2021〕53號)執行。
三是產業項目須在主平臺或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內落戶,省級以上工業園區范圍按照《關于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粵工信園區〔2020〕83號)執行。
四是項目單位是在產業承接地區登記注冊的獨立法人資格工業企業或符合條件的自然人投資項目。
五是總投資不低于2000萬元,且設備購置額不低于500萬元的制造業企業或項目。
五是不包含已獲得重大先進制造業投資獎勵、普惠性制造業投資獎勵資金與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支持的項目。
三、支持標準
省財政資金實行總額控制,擇優遴選項目予以支持,優先支持符合“十四五”時期全省制造業總體空間布局圖中帶★的產業集群方向的項目(企業)。其中,省重點支持建設主平臺地市按設備購置額及自建廠房(不含土地購置成本)固定資產投資額的不超過12%予以一次性獎勵,每個項目(企業)累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其余主平臺所在地級市按設備購置額及自建廠房(不含土地購置成本)固定資產投資額的不超過10%予以一次性獎勵,每個項目(企業)累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葜?、江門、肇慶市按上述支持標準的75%執行。鑒于省重點支持建設主平臺暫未確定,2024年暫按其余主平臺所在地級市的標準組織入庫儲備,待省重點支持建設主平臺確定后再予以補足差額部分。
四、工作程序和要求
(一)抓緊開展項目入庫工作。請地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根據《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促進產業有序轉移財政支持方案(試行)>的通知》(粵財工〔2023〕13號)要求,制定本市產業有序轉移專項資金申報入庫工作細則、發布申報通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組織本地區項目申報。
(二)強化項目資金分配及監督管理。按照“誰評審、誰負責”原則,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的通知》(粵工信財審函〔2020〕993號)的要求開展項目入庫評審,對評審通過的項目全部進行實地核查,確保入庫項目質量,并對項目的真實性和符合性負責,以及對項目后續跟蹤、監督管理、績效評價、審計等負責。我廳根據993號文的要求,對地市申報入庫的項目進行隨機抽查。
(三)報送項目入庫信息。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規范資金項目評審流程,強化集體研究審議,科學選擇內部集體研究、專家評審論證、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評審等方式,加強項目審核和評審論證。經局黨組集體研究審議、市政府審定(如有需要)后形成項目入庫和優先排序結論,按程序于6月10日前正式行文報我廳(工業園區處),作為2024年促進產業有序轉移資金項目預算編制依據。報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入庫儲備項目申請報告(一式一份)、項目入庫儲備匯總表(見附件1)、預算績效目標申報表(見附件2),以及黨組會議紀要等。同時組織入庫項目通過“數字政府”公共財政綜合管理平臺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系統進行線上填報。我廳從未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代理本資金項目申報事宜,嚴禁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代理本資金項目申報,嚴禁對項目申報收取任何費用。
附件:
1. 促進產業有序轉移資金項目匯總表
2. 預算績效目標申報表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3年4月10日
(聯系人:陳江峰,聯系電話:020-83133494)